模具制造流程因类型(如注塑模、冲压模、压铸模)和复杂程度而异,但通常包含以下关键环节:
◆ 需求分析:明确模具用途、材料要求、生产批量等
◆ 三维建模:使用UG/ProE/SolidWorks等软件设计模架、型腔、顶出系统等结构
◆ 仿真验证:通过Moldflow等CAE软件模拟注塑/冲压过程,优化流道、冷却系统等
◆ 出图标注:生成带尺寸公差与表面处理要求的二维工程图
◆ 选材:注塑模常用P20/H13钢,冲压模多用Cr12/SKD11等
◆ 备坯:锯切或锻打获得粗加工毛坯
◆ 铣削/车削:通过CNC或传统机床去除余量,初步成型
◆ 钻孔/攻牙:加工螺丝孔、冷却水道等
◆ 淬火回火:提升硬度(如HRC48-52)
◆ 表面处理:氮化、镀铬、TD涂层等(按需增强耐磨性)
◆ CNC精雕:对型腔、型芯等关键部位进行高精度加工
◆ 电火花加工(EDM):处理复杂曲面或深槽(如精密齿轮模)
◆ 线切割(WEDM):加工高精度直壁或异形孔
◆ 磨削:通过平面磨/外圆磨确保尺寸精度与光洁度
◆ 手工精修:抛光(镜面/咬花)、去毛刺、合模配模
◆ 调试组装:安装顶针、导柱、滑块等,测试开合模动作
◆ 试生产:在注塑/冲压机上试模,检测产品尺寸与缺陷
◆ 修正优化:调整飞边、缩痕、顶出不良等问题
◆ 终验收: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交付模具
◆ 定期养护:清理冷却水道、润滑运动部件
◆ 维修处理:对磨损/损坏部位进行补焊、返磨或更换
◆ 精度控制:通常±0.01mm以内,高精密模具需达±0.002mm
◆ 表面处理:按产品需求选择抛光等级(如镜面要求Ra<0.8μm)
◆ 冷却系统设计: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
特殊模具(如硅胶模、玻璃模)可能涉及独特工艺,但核心流程相似。实际生产中常会合并或调整步骤以提高效率。